华西药学杂志

高职药学专业群药物制剂技术工作手册式教材开

1 背景

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职教20条)和落实《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规范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创新育人体制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职教20条中大力倡导三教改革,并要求广大教师积极进行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开发应用研究,教材改革是我们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载体[1]。开发好的教材对于高职课程及专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基本特征是沟通了学校教学与企业工作的联系,突出了职业教育教材的类型特征,具体表现为学习目标体现需求导向、学习内容体现工作任务导向、编写主体双元组合、教材使用体现学生本位、教材功能体现动态生成、教材封装活页形式等方面。推动工作手册式教材改革,关键是坚持问题导向,以教材研究引领教材开发;坚持目标导向,以教学改革带动教材改革;坚持立体化导向,以信息化支撑教材形态变革[2]。

2 高职《药物制剂技术》教材目前的主要缺陷

2.1 与岗位联系不足

目前三个专业的《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每一章节都是大量讲述各种剂型的基本理论,更多重在讲解定义、特点、质量要求和处方设计,而职业岗位的操作标准工艺流程及操作注意事项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就带过,学生学习后只是清楚地知道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即使在实际简单的制剂实验中都很难理解和完成基本的操作流程。

2.2 课程内容更新不足

高职高专一般选用的教材都是人民卫生出版社或者中国医药出版社的教材,虽然教材较权威,但是还是存在课程内容更新不足,更多的制剂均是来源于《中国药典》,更多的新剂型,新技术在教材中并未真正的体现,因此,存在和实际脱节。

3 研究的必要性

《药物制剂技术》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群重要的课程之一,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中叫《药剂学》,及中药学专业课中叫《中药药剂学》,是三个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对《药剂学》《中药药剂学》课程进行调研分析,这门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在实际岗位工作中制剂的能力,因此,基于此目的将课程名称更改为更贴合岗位实际工作要求的《药物制剂技术》课程。

4 《药物制剂技术》教材开发的总体思路

开发前,团队应该进行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调研实际药物制剂工岗位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将这些工作任务进行重构,融入职业精神、职业道德[3],并进行理论知识的整合,真正基于岗位实际工作要求重构教材。

5 《药物制剂技术》教材开发的具体环节

5.1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定位

《药物制剂技术》是药学专业群的重要专业核心课程,主要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以及合理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主要面向药物制剂工(工艺员)职业岗位,培养在药品生产岗位能按照工艺需求及标准操作规程,进行不同类型制剂生产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创新型技术技能专门人才。教材开发时重视学生岗位忠诚、创新意识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通过调研的实际结果,重构课程内容,形成课程的三个目标—素质、知识和能力目标。

5.2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内容的重构

经过岗位实际调研分析,积极对接岗位需求,筛选出制剂典型工作;按照模块划分为四个项目:液体药剂、固体药剂、半固体药剂和其他药剂;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药剂学综合能力领域课程体系。具体见下表1:

5.3 《药物制剂技术》教材开发的具体内容

(1)基本知识。按照五个项目涉及的具体的理论知识,提炼具体的内容,简要的进行基本知识的重构。不需要长篇大论,可以辅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二维码的识别及网址的链接,方便学习者查询审阅。

(2)学习目标。此部分重在依据实际工作岗位群,对应不同的药物制剂工进行能力目标归纳,重在学生学习后能做什么,或进行什么制剂的制备和质量检查,会处理制剂制备过程中的何种问题。而不是重在理论知识的掌握。

(3)能力训练。这部分内容是编写的关键环节。一定要以药物制剂工的实际工作过程和工作操作工工艺标准对接。根据实际岗位调研结果,将真实工作案例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实际案例,依据制剂岗位工作具体过程,将五个项目分为不同的教学任务,例如项目二-液体药剂模块就包括:总论、低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溶胶剂、混悬剂、乳剂等不同的任务。依据不同的实际工作任务操作工艺过程编写,有效的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快速地进入制剂工的职业角色,并按照具体操作过程完成每一步的操作,最终按照质量标准的要求达到制剂质量标准。这一部分主要包含四个环节,第一是:操作条件,第二是:操作注意事项,第三是:操作过程,第四是:学习结果评价。

上一篇:药学类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初探
下一篇:没有了